「讓政治的歸政治,教育歸教育,文化的歸文化吧」,涂豔秋說,不要用一種意識形態強行切割教育或文化,這與1949的以刀劍武力強行分手兩岸有何分歧?
政治大學中文系主任涂艷秋暗示,「漢文」二字通常都是對外稱呼大中華地域使用的語言。非論是「中國文學系」或「國文系」,都是對本身國家語言的稱號;如果歸類為「華文系」,言下之意是「中文不再是我們 翻譯國家說話,而是其他國家的語言嗎?」
中文系教師圈得知後非常憂心,台灣中文學會在6月及第辦「國語文與國度政策」座談會,認為此一議題牽扯到將來國語文政策制訂及發展,影響深遠,整合教員的設法主意,提供給教育部參考。
因爭議頗大,教育部修正定案版改為本國語分「台灣語文細學類」、「中國語文細學類」、「華語文細學類」;外國語分「華語文為第二說話細學類」 翻譯社
有大學教授指出,很多中文系教員憂郁,若歸屬於華語文細學類後,未來教育部可能要求所有在華語文細學類 翻譯中文系,改名為漢文系,因此才會反彈。
教育部統計處科長蘇婉芬透露表現,客歲底曾約請各學門具有代表性的專家學者開會計議,當時有兩派說法,一派學者認為中國語文屬南島說話文化,屬於華語文的一種,認為應把中國語文學系納為華語文細學類,本年初發文各大學中文系做查詢拜訪。
東吳大學中文系主任鍾正道指出,將中國文學系歸屬於華語文細學類,意義不大,中文仍是全世界都在利用的語言,「好像把頭縮到棉被裡,竟以為世界是一片暗中。」當局亟欲想把中國文學系 翻譯「中國」拿掉,令人費解,也是政治問題,「文學上不可能一夜之間把所有文化聯繫堵截」 翻譯社
本文出自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2683268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鉦昱翻譯公司